信息動態
行業動態
天氣晴朗暖和的時候,住在北下關街道雙榆樹南里二區東院的李鑫民,都要扶著輪椅到樓下溜達一圈。自打這老樓加裝了電梯,他出門再也不發愁了,上下樓的時間由原來的四五分鐘縮減到現在半分鐘不到。更讓他感到慶幸的是,因為加裝了電梯,他還因此撿回了一條命。
隨著老年人口占比數字的加大,北京也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,很多老人居住的也都是房齡多年、無電梯的小高層樓房,為了解決很多老人的出行難題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,北京這兩年來不斷加快老樓增設電梯的步伐,并走在了全國前列。
為居民提供“安心丸”
在老樓加裝電梯的問題上,最難的一關就是民意。每一個成功加裝的電梯,居委會和街道辦事處都在幕后付出了很多努力。
“即便這個樓門的居民100%同意了,施工的時候,肯定會影響其他居民,這些都需要提前想到,提前溝通才能安排好。”南二社區居委會主任馬舜華說,施工都是在后半夜進行的,肯定有噪音,得提前與其他居民溝通,請他們諒解;提前告知每天需要占用哪些車位;每天前半夜都要檢查需要占用的位置上是否有停車,跟車主溝通,確保挪車;哪天要改燃氣管道、生活用水管道,會影響哪些用戶……哪一項不提前想到,都可能會引發矛盾。
居委會所做的不僅僅是溝通,還為居民提供“安心丸”。早在開始征求施工意見的時候,馬舜華專門跟3號樓3門的居民交代:關于加裝電梯的事情,只要居委會沒有通知大家,就不要向任何人交任何費用。“這也是我們街道辦事處特意規定的,就是怕有人鉆空子,居民們上當受騙。”直到簽訂了電梯加裝意向書之后,按照事先討論好的收費方案,在社區居委會人員在場的前提下,居民們把錢交到加裝電梯實施主體那里。“以這樣的形式交付,也是給居民再提供一層安全防護。”
- 上一條:迅立達帶你了解加裝電梯
- 下一條:舊樓加裝電梯這些配置必須要有,不看后悔!
